疫情对建筑业的影响只是短期
。作为传统的施工和结算旺季
,12 月往往是1 年当中建筑产业链最繁忙的阶段
,营销人员储备明年的新签
,施工人员加快项目收尾
,财务人员抓紧结清款项
。目前来看
,施工
、物流、采购
、财会人员受疫情影响
,导致正常的生产节奏受到拖累
。但考虑到本次肆虐的病毒毒性较之前已有显著削弱
,绝大部分人在家休养几天后基本可恢复正常工作
,因此
,虽然基建短期可能面临“旺季”不旺的局面
,但需求的落地只是被迟滞
,并未被消除
。
明年1 季度建筑链或迎来政策面和基本面的双重拐点
。最近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突出做好稳增长
、稳就业
、稳物价工作”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
,优化组合赤字
、专项债
、贴息等工具"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国内需求
、稳定居民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望在未来获得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
,2023 年春节在1 月下旬相对较早
,考虑本次疫情传播特点
,2 月份节后复工可能很快就进入赶工赶料的状态
,企业经营有望进入景气周期
。
已建立护城河
、有经营韧性的基建上游供应商企业再次迎来布局时点
。
尽管短期来看
,需求释放按下暂停键会影响到企业相关产值的确认和回款
,但同时也会加速供给侧落后产能的出清
,有利于生存下来的企业市占率提升
。建议关注深耕钢结构制造的鸿路钢构(002541.SZ)
、打造智能电网服务平台的苏文电能(300982.SZ)
、加快拓展铝模板租赁的志特新材(300986.SZ)
、专注一二线照明工程的豪尔赛(002963.SZ)等
。
除此之外
,建议关注兼具低估值和业绩增长的中国建筑(601668.SH)
、中国电建( 601669.SH )
、华铁应急( 603300.SH )
, 受益海外复苏的中钢国际(000928.SZ)
、北方国际(000065.SZ)
、中工国际(002051.SZ)
,以及地产竣工加快修复的华阳国际(002949.SZ)
、深圳瑞捷(300977.SZ)
、金螳螂(002081.SZ)等
。
风险提示
: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风险
,疫情反复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