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服务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
,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
,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
,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在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方面
,《方案》提出
,要面向社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需求
,遴选有一定基础
、应用覆盖面广
、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
,聚焦典型应用场景和用户使用需求
,开展从机器人产品研制
、技术创新
、场景应用到模式推广的系统推进工作
。支持一些新兴领域探索开展机器人应用
。
建筑领域
,研制测量
、材料配送
、钢筋加工
、混凝土浇筑
、楼面墙面装饰装修
、构部件安装和焊接
、机电安装等机器人产品
。
制造业领域
,研制焊接
、装配
、喷涂
、搬运
、磨抛等机器人新产品
,推动在汽车
、电子
、机械
、轻工
、纺织
、建材
、医药等已形成较大规模应用的行业
,卫浴
、陶瓷
、光伏
、冶炼
、铸造
、钣金
、五金
、家具等细分领域
,喷釉
、修胚
、抛光
、打磨
、焊接、喷涂
、搬运
、码垛等关键环节应用
,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
。
农业领域
,研制耕整地、育种育苗
、播种
、灌溉
、植保
、采摘收获
、分选
、巡检
、挤奶等作业机器人
,以及畜禽水产养殖的喂料
、清污
、消毒
、疫病防治
、环境控制
、畜产品采集等机器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