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
为加快推动我市智能建造技术发展 ,推动建筑业数字化 、智慧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助力北京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计划开展“北京市推动智能建造发展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研究 。为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 ,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课题合作研究单位 ,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
一 、委托单位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
二 、课题内容
(一)调研发展现状 :调研国际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 、国内北京市及其他省市智能建造发展现状 、规划计划 、政策措施等 ;
(二)研究发展路径 :研究提出适应北京市建筑业实际的智能建造发展思路和实施路径 ,制定实施路径图 ;
(三)研提具体措施 :研究提出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培育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创新行业监管与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具体落地措施 ;
(四)建立标准体系 :形成北京市工程建设领域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相关建议 ;
(五)助力数字经济 :结合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工作要求 ,研究提出通过发展智能建造助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路径 。
鼓励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
三 、完成时间
2023年11月30日前完成课题验收工作 。
四 、研究经费
人民币30万元 。
五 、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征集范围为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科研院所 、高等学校 、企业 、行业协会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组织或机构。
本课题不面向个人 ,申报单位应为法人 。接受联合体申报 ,联合体申报应明确各主体相关责任和义务 ,鼓励产学研相结合方式联合申报 。
(一)课题组应熟悉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有关法律 、法规 、标准及技术规范 ,具有完成研究工作所必备的基础条件 。
(二)课题组人员结构及专业配置须规模适度 、结构合理 ,与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要求相适应 。课题组至少具有3名副高级或以上职称专职研究人员 ,且均须具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3年以上研究经验 。
(三)课题组负责人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 ,并有直接从事建筑业相关课题研究的工作经验 ,熟悉北京市建筑业基本情况 ,在课题实施全过程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
(四)课题组须至少安排1名联络员负责课题实施期间与委托单位的密切联系 。联络员应为主要研究人员 ,并保持稳定 。
(五)申报单位和研究人员近三年无违法或不良行为记录 。
六 、申报程序
(一)课题申报
申报单位准备以下申报材料一式5份装入档案袋密封 ,档案袋上请注明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联系人信息及联系方式和“课题申报”字样 。
1.参选函(附件1 ,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
2.课题申报书(附件2 ,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
3.申报单位基本情况信息相关材料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 、资质证书等) ;
4.主要研究人员职称证明材料 ;
5.业绩证明材料 。
申报材料报送采用快递或邮寄方式 ,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20日18 :00前(以收到材料为准) ,逾期不再受理 。
(二)开展比选
1.申报时间截止后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将及时组织评选委员会对申报单位进行比选 ,请申报单位提前做好汇报准备 。
2.评选委员会成员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业务处室人员组成 。
3.评选委员会根据合格申报单位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若中选候选人放弃中选 、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时,评选小组可以确定排名位列其后一名的申报单位为中选人 ,以此类推 。
4.比选结果将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进行公示 ,公示期为5天 。
(三)协议签订
课题承担单位确定后 ,课题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签订课题研究委托协议书(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协议签订后 ,课题承担单位未经允许 ,不得将研究课题转包、分包 。
七 、课题管理
课题承担单位按照委托协议书确定的进度安排,按时提交课题研究成果 。除中期评审和结题评审外 ,研究期间委托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 ,要求承担单位汇报研究进展情况 。
根据财务管理要求 ,课题研究经费应单独核算 ,设立专款账户确保专款专用 ,在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后开展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费用由课题承担单位承担 。如委托单位需要 ,课题承担单位应配合开展延伸审计 。
八 、联系方式
单位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与信息化处
联系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9号院
邮政编码 :101160
联系人 :强翰霖 、张晋波
联系电话 :010-55598076 、010-55598768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3年4月12日